
美乌关系走到这一步,说起来挺讽刺的,本来是盟友,结果因为党派内斗和战略分歧闹得不可开交。特朗普上台后,本来就对民主党时期的政策不满,泽连斯基作为拜登时代的大红人,自然成了靶子。早在2025年2月底的白宫会晤上,两人就因为援助条件和矿产协议谈崩了,这事直接导致美国暂停了对乌克兰的部分军事支持。 欧洲那边赶紧补位,英国带头加码援助,德国和法国也跟上,但整体格局已经变了。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打到现在,三年多时间,美国投进去的钱超过1200亿美元,现在突然收手,全球地缘政治都跟着晃荡。俄罗斯那边乐见其成,普京抓紧机会推进谈判,美国收缩战略的意图越来越明显。
这事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国内的两党拉锯。民主党在拜登时期,把乌克兰当做对抗俄罗斯的前沿阵地,亨特·拜登2014年加入乌克兰天然气公司董事会的事,一直被共和党拿来说事,怀疑有利益输送。特朗普2020年败选后,拜登政府追着特朗普的家族和盟友查账,甚至伊万卡都公开拉开距离。等到特朗普2024年卷土重来,自然要反击。 慕尼黑安全会议上,万斯直接绕过德国总理,去见主张停火的反对派人物,这信号很清楚:共和党要欧洲换脑子,别再跟着民主党走。马克龙1月底访美时,还试着劝特朗普邀请泽连斯基来签协议,结果特朗普把这当成敲打欧洲的机会。泽连斯基一到白宫,就因为援助感激度和条件问题吵起来,协议泡汤,美乌关系直线下滑。
从美国角度看,这闹崩对国家利益是把双刃剑。美国霸权靠三大支点:欧洲的英国、中东的以色列、亚太的日本。其中欧洲最关键,有北约军事集团和G7经济组织撑腰。俄乌冲突爆发后,美国单极地位已经在下滑,巴以冲突又添乱。 拜登的扩张模式失败了,特朗普上台后推行收缩,优先本土恢复,通过谈判从欧洲吸取资源。3月初暂停援助后,美国转向美俄和谈,试图拉拢俄罗斯分化中俄。但这也意味着美国可能丢掉欧洲基本盘,一旦欧洲转向战略自主,美国影响力就弱了。所以美国是不是最大输家,还得看四年后民主党能不能翻盘。 欧洲这边也难受。自俄乌开打,欧洲经济就遭罪,能源价格飙升,通胀高企,难民问题堆积。欧洲把乌克兰当成挡俄罗斯的屏障,守住就能封死俄罗斯西扩。能源上,中东和美国是备选,但安全比啥都重要。美乌闹崩后,欧洲等于跟共和党闹掰,但他们赌的是挺过这四年。
英国3月1日带头增援,马克龙强调硬顶俄罗斯,实现自主。如果成功,欧洲就能在美俄中之间拿到话语权。但风险大,俄罗斯靠拳头赢认可,中国靠发展坐稳大国位,欧洲得拿出成绩单。机遇和风险掺半,欧洲算不算最大输家,也得时间检验。 乌克兰是最直接受害者。从冲突开始,损失就巨大,经济崩盘,人口外流,军队疲惫。泽连斯基领导下,靠国际援助撑到现在,但美乌崩盘后,援助缺口明显。3月8日,泽连斯基下令加强前线防御,但士兵资源有限。 俄罗斯推进缓慢,但乌克兰游击战潜力大,地盘人口资源都超阿富汗,普京想要的是能整合的乌克兰,不是仇恨深重的。英国增援填了点空,但欧洲整体负担加重。乌克兰守住就能换来安全保障,但丢掉就彻底封死俄罗斯威胁。最大输家是不是乌克兰,取决于谈判结果。
俄罗斯表面看受益,但实际没那么简单。普京从美乌闹崩中看到机会,推动美俄和谈,但目标是完整乌克兰,不是长期泥潭。苏联在阿富汗栽跟头,美国也吃亏,俄罗斯不想重蹈。英国带头援助后,俄罗斯伤口加深,能源出口受阻,经济制裁持续。俄罗斯是靠实力打出认可,但整合乌克兰难,游击战一打起来,资源消耗巨大。最大赢家肯定不是俄罗斯,得看长期。 绕了一圈,最大赢家其实是中国。马克龙访美时提醒特朗普,中国才是对手,但特朗普没听。美乌闹崩让美俄和谈成长期任务,俄罗斯更依赖中国。中国能制衡美国,影响俄罗斯,欧洲为生存不敢再对中国龇牙。 俄乌冲突分散美国注意力,中国坐收渔利,俄罗斯能源便宜供应,中国战略空间扩大。中俄合作加深,美国分化意图落空。中国地位提升,地缘格局向多极倾斜。
最大输家现在看不清。美国收缩丢欧洲,霸权支点动摇;欧洲硬顶或自主;俄罗斯伤口深,无法整合;乌克兰损失最大。但赢家是中国,美乌崩让俄罗斯依赖深,欧洲需中国平衡,美国压力消失后中俄矛盾没起,中国关键性强。
整个事件暴露美国内斗外溢。两党矛盾从国内延伸到国际,泽连斯基卷太深,万斯指责他支持哈里斯。特朗普回归后追砍民主党,欧洲领导人成牺牲品。万斯慕尼黑骂欧洲后,见停火派,信号明确。泽连斯基此行本是听训,结果硬刚,崩了。 美国国家利益上,丢欧洲等于霸权崩溃。支点国家中欧洲底气足,北约G7都在那。冲突爆发,美国霸权下滑,特朗普收缩吸欧洲血,跟俄罗斯合捣和谈。手法粗但方向对,美国不一定是输家。
欧洲公认输家,自冲突起一路输,但守乌克兰封俄罗斯。能源有备选,安全第一。美乌崩等于美欧掰,挺过四年,民主党或回,欧洲自主实现。俄罗斯拳头赢认可,中国发展平起平坐,欧洲需成绩。 俄罗斯否赢家。美乌崩后,英国援乌,俄罗斯伤口。普京要整合乌克兰,非仇恨版。游击战难办,阿富汗前车鉴。俄罗斯非最大赢家。
联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